近日,春秋航空(601021.SH)在公司官網推出空嫂專項招聘。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在客艙乘務員(空嫂)的任職要求中,首次明確提出,已婚已育女性優先;在具體年齡方面,放寬至40歲。學歷要求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身高162cm至174cm,無工作經驗限制。


今天,該話題沖上熱搜第一。

相關招聘信息顯示,本次招聘的空嫂工作地點為蘭州、上海。
為何叫“空嫂”,不叫“空姐”?
據現代快報報道,春秋航空工作人員解釋稱,早些年在民航業內就有“空嫂”的提法,主要是為了和未婚未育應聘者進行區分。
“就崗位工作性質、工作內容等而言,空姐和空嫂是沒有區別的,此舉旨在優化客艙服務,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在10月22日舉辦的2025—2026年春秋航空蘭州基地新航旅發展暨招聘新聞發布會上,春秋航空招聘負責人介紹,“空嫂”群體具備較強的親和力與應變能力,在服務兒童、處理突發情況等方面具有優勢。據了解,此前的空姐招聘通常在18-25周歲,部分航空公司放寬至28-32周歲。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

另據第一財經,目前,春秋航空在職空勤人員規模約3400人,平均年齡28歲,30歲以下的人員占比達到70%。此前,公司招聘的主要對象是本專科應屆生。
公開信息顯示,此前的空姐招聘通常在18-25周歲,部分航空公司放寬至28-32周歲。10月中下旬,首都航空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乘務長及以上人員可放寬至35周歲。
廣報快評:“空嫂”專項招聘是一種雙向適配
10月27日,話題#春秋航空開招已婚已育空嫂#登上微博熱搜。近日,春秋航空在蘭州舉行招聘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春秋航空宣布啟動“空嫂”專項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開放客艙乘務員崗位,年齡放寬至40歲。此事引發關注。
可想而知,這背后肯定有航司的現實考量,比如對接新開國際航線(蘭州—清邁、蘭州—河內)的需求,其中老年游客和家庭旅客占比預計超六成。僅看服務能力,有過育兒或服務經驗的“空嫂”在兒童安撫(如哭鬧應對)、老人關懷(如突發疾病處置)及客訴處理等方面經驗更豐富,正好能匹配這類群體的需要。換句話說,這其實是航司和職場媽媽“雙向適配”的合理選擇。
有人將之稱為“職場媽媽的新機會”。以“已婚已育”為招聘條件,實則是精準瞄準因生育而暫離職場的女性群體。對于符合條件的人來說,這不失為重返職場的一個新選擇。更值得關注的是,此舉背后的“破冰”意義。相比此前空姐招聘通常將年齡卡在18~25周歲、部分航空公司放寬至28~32周歲的行業現狀,春秋航空此次的招聘條件無疑是向前邁進了一步。以40歲年齡上限、已婚已育為條件,某種程度上打破了行業固有的“青春濾鏡”,也傳遞出服務價值不被年齡框定的積極信號。
目前,該航司“空嫂”招聘仍在試點中,并未全面鋪開,但這場探索本身值得肯定,或許也是重新審視行業用人邏輯的一個契機。雖然有人糾結于“空嫂”的稱謂是否合適,還有網友調侃“下次該有航空公司招空叔了吧”,但玩笑背后,難掩大眾對職場多元化和包容力的真切期待。如何讓用人標準回歸專業能力,不被“年齡門檻”以及“顏值正義”等所裹挾,或許才是該事件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