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正從月更“卷”到周更,AI技術迭代之快,讓所有科技公司都不敢放松神經。
縱觀今年AI技術的發展,兩大關鍵詞成為行業關注焦點:Agent(智能體)和端側AI。
各類Agent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展現出強大的多模態和復雜任務執行能力;而端側AI的快速落地,則讓我們看到AI在各類智能設備和邊緣側帶來的巨大變革潛力。
AI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我們希望它能提供主動、個性化的服務,這離不開端側AI能力的支撐;我們希望能跟它像人一樣自然交流互動,這離不開強大的Agent。
AI行業正向著這一方向沖刺:讓AI可以變得主動、能夠知你懂你、讓AI真正“活起來”,這也是大模型沖刺AGI圣杯的必經之路。而就在最近,一家誓言要轉型成AI終端生態公司的手機大廠,發布了其AI全家桶,讓我們看到端側AI正走到一個新的節點。
手機上的AI正變成“超強AI搭子”,衣食住行、工作學習生活,無處不在:

買東西的時候幫你“薅遍羊毛”,買到全網最低價;
吃飯的時候甚至能根據你的喜好,告訴你這家飯館是不是“預制菜”;
拍照給你推薦專業的構圖方案,演唱會搶票時幫你優化網絡信號;
通過十幾分鐘的模擬對練,AI甚至可以學會一個此前完全沒接觸過的小游戲;
AI手機“活”起來了,變得能主動思考、懂我們、甚至可以自己進化迭代。
榮耀將這樣的體驗落地在了Magic8系列中,而在這些AI能力的背后,不斷迭代的大模型矩陣無疑是其核心技術基座。

今天的魔法大模型3.0,涵蓋自然語言處理(NLP)、計算機視覺(CV)、多模態融合、語音,多款模型性能在同類測試中實現SOTA。終端行業大模型領域,榮耀已是牌桌上的重要玩家之一。
做AI,找對方向和技術扎實同等重要,從大模型與手機的融合到今天的Agent風暴,榮耀在AI手機發展的多個關鍵節點都跑在了前面。發布會后,智東西與業內媒體同多位榮耀高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我們愈發清晰地看到,打贏面向未來AI的這場硬仗,對行業發展的深刻洞察、扎實的底層技術創新能力,缺一不可。

▲發布會后智東西與業內媒體同多位榮耀高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一、地表最強AI搭子背后:大模型矩陣成關鍵技術基座
AI手機發展近兩年,Agent智能體、系統級AI幾乎已經成為公認的技術迭代方向,但為何至今手機端側AI體驗仍然不夠完善,無法做到好用易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底層大模型能力不夠扎實。
AI功能能否高效地在端側落地并有好的體驗,模型性能、能效、功耗等各方面都充滿技術挑戰。
對于智能體來說,大模型就相當于“大腦神經元”,給感知、規劃、執行提供核心技術支撐;智能體在多模態感知、個人知識庫、自動執行等能力上演進,實現自進化,都離不開持續迭代的大模型能力。
深入當前大模型領域主流技術發展趨勢,我們發現諸多海內外熱門Agent都展現出強大的多模態、長上下文、復雜任務拆解、自主執行等能力:視覺大模型、世界模型的涌現之下,AI加速看懂、理解世界;各類Agent自主“玩手機、玩電腦”、處理復雜任務走入現實。
想要真正實現優秀的Agent體驗,大模型在這些方向上的能力積淀十分重要。當前,魔法大模型3.0矩陣在這些趨勢方向上進行了諸多技術升級。
魔法大模型從單模態升級到多模態,擬人化、泛化能力提升,支持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模態理解與感知、實時交互。直觀來看,YOYO直接能夠看到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啥啥都能看懂,我們與AI的交互變得自然高效、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