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大促(下稱雙11)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中秋國慶假期剛結束,雙11的戰幕便迅速拉開,這場始于2009年的電商狂歡已悄然升級為長達兩個月的商業盛宴。10月16日,天貓雙11發布會上,天貓總裁家洛表示,這是大消費時代的雙11,AI(人工智能)全面落地的雙11。
京東也在10月14日召開了啟動會,并宣布將在雙11期間發布新車。截至目前,京東、淘天、快手、抖音、小紅書等各電商已紛紛開始大促動作。
從淘天取消復雜機制到抖音創下57天超長活動周期,從京東的定制商品到小紅書的買手生態深耕,各大平臺正以玩法做減法、體驗做加法的全新姿態,角逐萬億級消費市場。在理性消費成為主流的當下,這場超長待機的大促正在重構電商競爭格局。
成交額破億、消費開門紅,獨家定制商品、國貨等成熱門
今年10月初,咖啡香已早早籠罩了京東大樓;另一邊,天貓團隊的工作人員也早早穿上了紅色文化衫去靈隱寺祈福。
今年的雙11再度更新“史上最長”的紀錄。今年抖音電商在中秋國慶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就開啟了雙11,各平臺整體節奏也都進一步提前,主動為雙11尋找新節奏。
數據顯示,天貓雙11預售開啟首小時35個品牌成交額破億,1802個品牌成交翻倍,破億品牌數、成交翻倍品牌數、活躍用戶數均超去年同周期。
今年也是淘寶升級為大消費平臺后的首個雙11,餐飲、商超、水果生鮮等消費也全面點燃,預售首日淘寶閃購在全國270個城市夜宵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00%,超市便利訂單增長670%,飲品、烘焙、水果生鮮等品類均實現2倍增長。
京東雙11首份成績單顯示,10月9日至10日,京東AP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47.6%,增速位居行業首位。諸多品類實現銷售爆發,截至14日中午12時,家電、手機、數碼、電腦等帶電品類訂單量同比增長超70%。京東今年大促首推的獨家定制商品成交額也同比增長超10倍。
今年雙11前夕,小紅書升級電商業務,市集成為一級入口,明確電商心智。雙11開啟48小時內,小紅書市集下單購買人數同比增長77%,48小時內交易訂單數同比增長73%,銷售額破100萬的商品數量同比增長155%。
“3、2、1,上鏈接!”直播間里,主播們也早早預熱,開啟了與粉絲們的緊密互動。10月16日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李佳琦直播間雙11首小時加購GMV同比保持增長,美妝、母嬰、時尚、食品等細分品類增長顯著,最高增長近80%。
“今年會看重新品和新品表現力。”李佳琦直播間選品負責人韓俏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雙11期間,直播電商將重點推出一批新品,包括過往熱銷商品的升級版本以及多個品牌專門為此次大促周期準備的首發新品。數據顯示,頭部國貨品牌旗下產品攀升至直播電商美妝產品銷量前列,優質國貨的市場號召力在這個雙11期間顯現。
直播電商依舊是抖音、快手增長的核心。數據顯示,抖音雙11首日直播帶動銷售額同比增長66%,其中店播表現突出,店播銷售額破百萬元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17%、破千萬元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
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表示,對于平臺而言,更長的大促周期意味著有更多機會,任何平臺都無法保證在單一節點引爆全場。因此,提前啟動、延長賽程成為一種“飽和攻擊”策略,即通過內容、直播、社群等方式與用戶互動,提升用戶黏性和生命周期價值。他認為,對于商家來說,這仍舊是一場關于耐力、策略和綜合實力的考驗。誰能更好地適應這場“持久戰”,在漫長的賽程中精準觸達并服務好自己的用戶,誰才能真正贏得下一個十年。
從“燒腦計算”到“簡單直接”,平臺玩法革新創下雙11周期最長紀錄
告別滿減疊券的復雜算法,2025年雙11各大平臺集體選擇玩法做減法。這種變革不僅是對消費者算法焦慮的回應,更是電商行業從流量運營向用戶價值運營轉型的重要信號。
淘天在啟動會上宣布,今年天貓雙11投入力度為歷年最大,全周期發放500億元消費券補貼用戶。不僅天貓商品可用,開通淘寶閃購的品牌商品也適用雙11優惠。
京東也宣布今年主打“官方直降”,優惠力度低至1折,上線了業內首個“差價換”服務,通過價高補差、價低退差,實現全平臺跨品牌自由換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11期間,京東汽車宣布將聯合寧德時代和廣汽集團共同推出一款“國民好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多方了解到,上述車輛整合了京東在用戶洞察和買車、養車等方面資源,以及廣汽整車制造能力和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及換電生態。
小紅書則深耕買手電商模式,在9月15日上線買手櫥窗功能后,雙11期間進一步加大對買手群體的扶持力度。數據顯示,買手成為小紅書電商布局中的重要角色,今年雙11,演藝人員章小蕙在小紅書直播間單場直播完成1.8億成交總額。
內容平臺的入局讓競爭格局更趨多元。抖音電商發起長達57天的中秋&雙11大促活動,分為雙11-中秋和雙11-正式期兩個階段,創下雙11周期最長紀錄。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張欽昱表示,電商直播間不僅是購物場景,更是用戶的“虛擬第三空間”。直播間互動緩解了社交壓力,讓用戶能自由觀看、交流和表達。但即時互動帶來的高黏性體驗,也對售后與服務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